close

    咖多比

    位於舊金山這座城市裡自成一格的區域:米森區(mission),人們往往在來到這間書店之後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其實這間書店是我和同伴ANNA為了尋找散佈於米森區的壁畫,穿越大街小巷之餘偶然發現到的。這間書店門口的招牌首先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那是一塊手繪的木頭立牌,牌板上以圖像變化的活潑字體輕聲告訴了我們書店的名字,而擺滿了各式酷卡和一些小物件的門口則讓我們兩探頭探腦地想進去一探究竟。

    那是在一個炎熱的中午,我和ANNA經過一個上午的晃蕩,肚子餓得快要提不起勁在食物攤以外的地方多作停留,然而這一探頭的結果還是讓我倆忍著咕嚕嚕叫的飢腸,陷在這間書店裡面流連忘返。

    阿多比二

 

    書店的氣氛是慵懶而舒適的。

    在艷陽高照的夏日午後,阿多比書店提供了一處陰涼的所在,而從上方窗戶灑下的自然光使得室內瀰漫著一股神聖的氣息,但矛盾的卻是,書店中間走道兩旁散置著充滿異國風味的舊沙發椅以及舊的木頭邊桌,以及滿室觸目可即自成分類又不太井然有序、或站或躺或臥的各類書籍,讓整個室內呈現出一種漫不經心的散漫之感,和那道神聖的自然光束調和成一種奇異的氣氛,伴隨著輕節奏的異國背景音樂,吸引著人們駐足。

    書店的主人坐在他舒適的大書桌後面,親切地在和一位女學生談天,女孩是附近大學的學生,總是在課餘跑到書店來找書、看書,她正在做一個研究,順道繞過這裡來問店主人一些相關書籍的訊息。書店主人是一個喜愛拍照的親切男子,他鼓勵著女孩的研究,兩人一邊說著話,他也一邊和進來的客人輕輕微笑寒暄。

    我和ANNA各自搜尋著書架上的書籍,我環視了一周發現這間書店在文學、藝術以及旅行的書籍方面藏量非常多,特別是畫冊和攝影集。等高的架位用黑色簽字筆以及標籤細細做了分類,在藏量多的畫冊部分更是以畫家姓名的字母做區隔,同時也有用中東、非洲、北美、歐洲各國、東方國家這種「地區性」的書籍以及畫冊的分類,書籍的來源似乎遍佈世界各地。

    書店前部的一角有櫥窗展示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物件收藏,但因為書籍量實在太大,把櫥窗堆得幾乎歿頂,而書店的角落也多多少少散置著一些雕刻收藏,看得出主人的品味獨具。

     SMALL.JPG

    書店的紅色中東風味地毯延伸到整個書店的空間,這些隨處散置的織品花色伴隨著人半身高的植物盆栽點綴出書店的異國情調,隨著ANNA的叫喚,我們發現這間書店後面是一個叫THE BACK ROOM的空間,在布幔掩蓋之下我們聽到隱隱從裡面傳出的打呼聲──有人在裡面睡大頭覺,我們本來猜測這個空間是店主人的朋友或家人暫住的所在,所以沒有進去一探究竟,但是事後才知道,這個叫THE BACK ROOM的空間其實是一個當地著名的展覽空間,也是一個以沙龍形式定期有藝術家聚集與展覽的場所,偶而有一些駐點的藝術家會借住在裡面。這個展覽空間的重要性與書店客廳的主要店面功能不相上下、相輔相成,書店後面的這個藝術空間早在2000年-2001年間即啟用,當時在充滿藝術氣息、藝術家群聚的米森區扮演著重要的公共文化領域的腳色,作為把藝術從私人的領域引渡到公共空間展覽、傳播的實踐,書店客廳則是扮演著藝術文化與社區民眾交流空間的角色。這個空間後來的確是沒落了,但在近期,一群藝術家為了彰顯何回復這個空間在米森社區的歷史意義以及延續新的文化價值,又重新輪番進駐,讓這個空間回復到展覽空間的主要任務,他們也安排了一連串的展覽與講座,企圖活化這個空間的運作,不過這是在我離開美國之後的事了,約莫是2009年8月的訊息。當時我們造訪書店時,那個空間的確是休息中的狀態。

 

    ANNA在書店裡種類齊全的旅行書櫃位中挑出一本給我看,那就是她的家鄉,瑞士。而店裡面的旅遊書不僅是指南書,也有一些關於世界各國歷史的叢書,讓主修歷史的ANNA看得津津有味;另一邊我則沉醉在搜尋芙烈達˙卡羅(Frida Kahio)的畫冊之中,並為這裡書價的平實而欣喜若狂。

結帳的時候,店主人和我們閒談了起來,我告訴他計劃此行的目的,他非常開心地提供了我在這一區的書店訊息,於是我手上就有了一份書店密笈,由店主人與這一區業主合作匯合的書店指南──A BOOK-LOVERS GUIDE TO THE MISSION;而這份資料也成為我第二階段待在舊金山米森區重要的指南

    喜歡攝影的店主人,拉著我和ANNA分別拍了照,他說這是他記憶讀者的方法,這些照片都被他製作成明信片擺在書店的一角,照片中的每個人在書店裡看起來都非常專注而且美麗。

    而這間書店,也成為我意外的風景,它濃厚的藝術氣息與隨意舒適、彷彿家中客廳的佈置,也讓人有一種賓至如歸的喜悅;最讓人念念不忘的當然還是店主人的親切,我想,這樣的書店,很難讓人不再踏入第二次吧?

SMALL2.JPG SMALL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亮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